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伟大的公司如何创造需求
阅读量:712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60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hot3.png

20世纪70年代,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(PARC)的科学家,利用嵌入液体之中的微观小球,生成了高对比度、无闪烁的可辩认图像。但施乐并没有应用这项技术。 90 年代中期,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科学家对PARC 的技术进行完善,他们成立了一家新公司,开始为电子墨水公司开发纸感电子显示器样机,并从当时的顶级电子公司获得了1.5 亿美元的创业基金。他们至少花了4 年才完善了电子阅读器的硬件与软件系统,但仍然需要实现批量生产的成本控制。2004 年,索尼公司用电子墨水技术开发了Librie 电子阅读器,但受到了日本主要出版商的暗中抵制,图书种类有限,版权使用时间很短,而且要通过个人电脑下载。当亚马逊2008 年推出Kindle 时,可以无线上网,背后有稳固的出版商关系、庞大而便捷的在线书店、个性化的图书推荐。经过30 年,电子阅读技术“最终触动了需求的主脉”。

这听起来令人有些沮丧,从技术到产品要花30年的时间。但它并不是在一间公司内部完成的,而是一个不间断的科技创新与产品竞争的演进过程,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公司与机构参与进来,最终成就了亚马逊这 个需求的创造者。所以,那些伟大的公司,往往并不是最早实现科技创新的公司,也不是最早推出产品的公司,而是最终赋予该产品以“魔力”、从而撬动起一个市 场的公司。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zero2hero/blog/632804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当我们输入一条SQL查询语句时,发生了什么?
查看>>
今夏发布的Terraform 0.12将提供for循环和第一类表达式
查看>>
从“野路子”到“正规军”的软件开发之路
查看>>
华为敏捷/DevOps实践:如何开好站立会议
查看>>
《敏捷敬业度》作者访谈
查看>>
微软将所有的Windows代码库迁移到Git
查看>>
Gartner调查:AI将成为企业颠覆的重要力量
查看>>
云端能力知几许?12人众测华为云企业级Kubernetes集群实力
查看>>
灵雀云 CTO 陈恺:从“鸿沟理论”看云原生,哪些技术能够跨越鸿沟?
查看>>
Hyperledger Composer评测
查看>>
不变性改变一切,包括微服务
查看>>
io.js发布2.0版本,并讨论加入Node基金会的可能性
查看>>
书评与访谈:Software Development Metrics
查看>>
当中台遇上DDD,我们该如何设计微服务?
查看>>
AWS太过强势?VMware为自保疑与微软达成合作
查看>>
Spring框架5.0版本发布相关的技术访谈
查看>>
微软正式发布PowerShell Core 6.0
查看>>
Google发布Tensor2Tensor for TensorFlow
查看>>
GitHub推出预览版组织成员APIs
查看>>
除了输入法,移动端AI还有哪些想象空间?
查看>>